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水利

甘肃:张掖市多措并举保障供水安全

时间:2014-03-10来源:张掖日报

中国甘肃网3月10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记者 武开义) “以前我们直接从水库取水饮用,经常闹肚子。去年县上给我们建起了水厂,自来水通到家里,就是喝生水,也不会闹肚子了。”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四社村民马玉兰边说边打开水笼头,接了一杯水要记者尝尝。

和马玉兰一样,我市很多乡村尤其是沿山地区群众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在干旱缺水的陈户乡,村民世代将涝坝作为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地,涝坝水水质浑浊、微生物严重超标,极大地危害着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出资在距离陈户乡寺沟村居民点两公里处修建寺沟水库,并于九十年代初铺设管道进行人饮供水,村民的饮水安全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水库上游居民聚居、牲畜散养,作为7个村1900多户村民饮用水水源地的寺沟水库环境污染严重,加之饮水设施简陋,没有净化设施,从水库直接抽取的饮用水水质仍然不达标。

几年前,寺沟水库周边居民响应政府号召陆续搬迁至下游,水库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修复。去年,陈户乡建起寺沟水厂,通过先进的净水设施和工艺,终于使村民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在加大水质净化设施投入的同时,县上还积极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8个,面积230多平方公里,并定期开展饮用水源执法检查,按月、按季监测马营河地表水和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全县城乡群众自此结束了饮水难、饮水不卫生的历史。

山丹县的变化,是我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检测设备,确保水质达标,保障供水安全的一个缩影。

在解决了全市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的前提下,我市逐次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从2008年开始,在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五县区建立5个县级水质监测中心,目前均已正常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加大地下水资源依法管理力度,严把地下水资源开采关,规范地下水资源程序关,有效遏制了私采乱开地下水资源现象。市水务部门协同相关单位划定保护区、强化重点水源地安全保护,设置水源警示牌、建立定期巡视制度,加强常规监测、提高水质安全监测水平、实行供水管网封闭运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张掖日报 责任编辑: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