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8来源:解放日報
最近,上海遭遇了21年来最长的一次咸潮入侵,约200万人饮水受到影响。
这一情况也受到代表们的关注。6日的上海代表团小组审议中,姚海同代表建议,加快长江水资源保护立法进程,由国家层面牵头建立高效统一的长江流域管理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好饮用水源保护’,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姚海同代表说,报告中同样提到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又让他产生如何在建设中防止水体污染的忧虑。
“长江对沿线居民而言是母亲河、生命线,如今上海有70%的人口饮水通过长江取水,但目前长江水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姚海同代表认为,目前长江水资源管理和调配缺乏科学规划: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已建成,蓄截水量已占10%,且许多截水引水工程正在大量上马,将导致长江上游供水量继续减少,水质恶化,入海口海水倒灌,咸潮入侵。其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沿江工业园区多,化学品制造业、造纸业、黑色金属冶炼等高污染企业密集,沿江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业源污染突出,危险品的船舶运输逐年增加,沿长江城镇生活污水直排等因素都导致长江水环境不断恶化。
对此姚海同代表有两项建议:“加快长江水资源保护立法进程,建立《长江法》在国家层面牵头,建立高效统一的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对沿江经济带的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建立高效权威的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这也是国外成功经验,将目前已有的长江委员会改造为执行机构,提高其权威性。”
陈振楼代表也认为,要充分重视水体污染处理的脱硝、脱氮、脱磷环节,“目前水质评价没有将磷、氮等指标纳入,一些被列为二类水质的水,可能存在磷、氮超标、富营养化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这次上海的咸潮时间这么长,也与氮氧化物有关系。”
还有代表用调侃的语气表示:“我们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今后不希望出现‘西水南调’,从江河水源地为中下游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