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水利

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时间:2017-12-26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12月23日至24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晓军、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副司长张严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供水节水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江西省政府确定的省重点工程。工程批复静态总投资93.39亿元,目前实际完成工程投资89.43亿元,为江西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于2009年9月奠基,施工总工期72个月,2013年7月底第一台机组具备发电条件,2015年8月主体工程完工。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开创了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面积集中连片抬田的先河,保护了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理念,并打造出灯泡式贯流机组、船闸基础处理、鱼道等技术亮点。同时,在运行管理方面,实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专业化队伍承担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任务,为我国大型水利建设提供了“峡江方案”和“峡江经验”。 

  经过竣工验收组成员讨论,一致认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已按设计和批复要求完成,实现了进度提前、质量优良、投资可控、安全生产无事故、移民与工程建设同步的建设目标,同意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吴晓军指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工程进入正常运行管理、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他要求,工程建成后,要积极转变治水管水理念,确保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是注重发挥工程效益。要结合上下游已建工程,不断优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科学决策,统筹兼顾,充分发挥防洪减灾、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二是加快推动灌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利用赣江充沛的水资源,抓紧开展峡江灌区建设前期工作,科学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梳理项目依据,分析确定灌区范围和不同水源方案比选,争取早日立项并开工建设。三是实现标准化管理。要以库区防护工程物业化管理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行枢纽工程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提高工程安全保证率和管理效率。要加快推进工程标准化、智慧化建设,高标准打造智慧水利和水文化提升“六个一”工程,努力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打造成江西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样板。四是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水利枢纽工程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落实加强水环境治理、抓好水资源保护、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水生态修复理念。 

  张严明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竣工表示祝贺。他指出,工程开工以来,建设者们始终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目标,周密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呈现出很多工程技术亮点。他要求,要继续加强运行管理,加强安全监测、加强科学调度,努力打造信息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江西样板”,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为老区人民、井冈山儿女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